二手车资讯

NEWS CENTER

咸阳孔师傅买二手车疑遭调表,车行:合同约定不保证公里数真实

孔师傅近日在陕西咸阳一家二手车行购买了车辆,本以为能得实惠,不料遭遇诈骗。该车辆表显行驶里程4.35万公里,实为6.77万公里。孔师傅痛感受骗,欲退车,但合同条款显示“卖方不保证行驶里程的精确性”。孔师傅现正遭遇维权难题,苦楚万分。

孔师傅的购车经历:从满意到失望

在观察到车辆行驶里程仅为4.35万公里时,孔师傅心情愉悦。车辆维护状况佳,里程合理,价格适中,遂以5.1万元价格达成交易。不料,维修站读取行车电脑数据,发现实际里程已达6.77万公里。孔师傅震惊,疑似购置了经过改动的里程表车辆,感到上当受骗。

孔师傅日益愤怒,确信自己遭受了二手车行的欺诈行为。他坚持不懈地要求退货,但车行以合同中“乙方未保证里程数准确性”条款为由拒绝了退车请求。在如此困境中,孔师傅面临两难局面,深感无助。

合同中的陷阱:“甲方不保证公里数真实”

孔师傅在细致检查合同内容后,确认条款中明文规定“甲方不保证里程数的正确性”。先前签署合同时,他未能充分思考,误判此条款为常规操作。然而,该条款现已成为车行拒绝退款的核心依据。孔师傅对此懊悔不已,自责未能对合同进行严密审查,轻信了车行的口头承诺。

孔师傅认为车行涉嫌滥用法律空子。尽管实际行驶里程一清二楚,却故意隐瞒,明显构成欺诈。孔师傅坚定维护合法权益,绝不允许被无故骗取。

车行的解释:“这公里表绝对不是我们车行有意篡改”

针对孔师傅的咨询,车行代表回应指出,在车辆进场接受检查时,并未发现里程表有篡改的迹象。员工的检查范围仅包括确认车辆是否历经重大事故或水害等,并未深入核对里程数据。此外,工作人员强调,车辆的里程表未遭本车行刻意篡改。

孔师傅闻悉车行所述后,义愤填膺。他认定车行隐瞒真相,擅自掌握实际行驶里程而未公开,此行为属欺诈之列。

法律专家的解读:车行理应告知车辆实际公里数

赵良善先生,作为法律领域专家,着重指出汽车经销商必须掌握准确评估二手车行驶里程的技术能力,鉴于行驶里程对车辆估值具有显著影响。据此,经销商有义务向消费者透露车辆的准确行驶里程。未遵守此规定即构成对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20条的违反,该条款要求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必须真实全面,并禁止发布误导性广告。

赵良善建议,车行和消费者应主动沟通以解决争议。若协商无效,消费者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监管机构报告问题,由其介入调解。赵良善还指出,购买二手车时,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正规商家,并仔细查阅《保养手册》等关键文件和合同内容。若对车辆实际行驶公里数有疑问,消费者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。

最终结果:车行同意原价退车

经过详尽协商,车行已正式答应为孔师傅全额退还原价。即便孔师傅已取回资金,内心仍存不适之感。他坚信,该交易让他承受了明显的损失,包括时间、精力以及精神上的伤害。

孔师傅提醒消费者购车时需谨慎行事,勿轻信商家口头承诺,应仔细审视合同条款,妥善保管相关凭证,以避免被骗。

消费者的警示:购买二手车需谨慎

孔师傅的经历提醒公众,二手车买卖需谨慎,消费者须警惕销售人员说辞,详尽核查车辆资料,尤其是行驶里程。对里程有疑问时,应迅速查证,切莫盲目依赖口头保证。

签署合同时,务必仔细审阅所有条款,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细节。如发现条款不公,应立即提出反对,不得轻率签字。唯有此举,才能防止受骗,保护个人权益。

车行的反思: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

孔师傅案例对车行起到警醒作用。在二手车交易环节,车行必须坚守诚信信念,绝不应为眼前利益牺牲客户权益。诚信是赢得客户信任、稳固市场地位的关键。

交车前,需全面审核车辆详尽信息,着重核实行驶里程。若发现里程数据异常,应如实告知消费者,严禁隐瞒。此措施有利于避免后续纠纷,维护市场秩序。

结语:诚信是金,欺诈是毒

孔师傅二手车纠纷已落幕,但其引发的思考仍深刻。二手车行业需坚守诚信,杜绝欺诈。买卖双方均应恪守诚信规范,抵制短视私利,损害他人权益。唯有此举,二手车市场方可趋于公平、公正与透明,保障消费者安心理性购买,经销商安心销售。

保障二手车买卖领域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应当如何落实?衷心期望在评论区分享见解,并点赞及转发本文,以提升公众对二手车交易重要性的认识。

发布时间:2024-10-04    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3451777757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