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买二手车图的是经济划算,但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各种圈套,不仅钱财受损,心情也会受影响。下面我来具体说明买二手车时容易遇到的坑以及相应的对策。
里程造假
二手车经销商有时会改动车辆的行驶里程,通过减少显示的里程数来提高售价。他们经常使用特定的工具来更改仪表盘上的数据,使得消费者误以为车辆行驶较少。举例来说,一辆实际行驶了20万公里的车辆,可能会被篡改为只行驶了5万公里。消费者购买后,很可能会很快面临因实际行驶里程数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故障问题。
辨别里程数造假并非易事,不过通过观察车辆磨损状况可以做出判断。比如方向盘、座椅等部件的磨损程度通常与行驶里程有关。另外,查阅车辆的保养档案也是一种有效手段,因为这些记录能够准确反映出车辆的真正行驶距离。
隐瞒事故
部分事故车辆虽经细致维修后进入销售渠道,但经销商却有意隐瞒事故细节。以一辆曾遭遇严重撞击的车辆为例,即便已修复,其车架等关键部分仍可能存在损伤。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得,日后可能遭遇安全风险,同时车辆的实际价值也会显著降低。
要确认车辆是否曾发生事故,需检查车身涂装是否统一。这是因为新喷漆与原厂漆在亮度与厚度上存在差异。此外,观察车辆焊接点是否均匀、平滑也很关键,事故车辆在维修时焊接点会有明显改变。另外,查阅车辆的理赔历史也可能揭示一些线索。
价格陷阱
二手车店通常会用低价作为诱饵吸引顾客,可是一旦顾客上门,又会找各种借口提升售价。比如,告诉买家那辆低价车已经卖掉了,然后推销其他价格更高的车辆;又或者是在合同中暗藏条款,使得价格额外增加。这样一来,买家在购车预算之外还得额外支付不少费用。
购车前,务必对同类二手车的价格有全面掌握。网络平台能帮你了解同款车型的价格范围,同时,向懂行的亲友咨询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与车商协商价格时,务必确保价格及各项费用明确,并将这些内容写入合同中。
手续不全
有些不良车商出售没有完备手续的旧车,这些车辆可能涉及抵押或被查封的情况。购买这类车辆,买家将无法顺利办理过户手续,将来可能会遇到不少麻烦,严重时车辆还可能被收回。
购车务必详查车辆相关证件,比如登记证、行驶证等。可前往车管所核实车辆状况,以防法律纠纷。合同中应明确过户期限及违约后果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虚假宣传
商家往往会过分强调车辆的优点,对不足之处避而不谈,进行不实的广告宣传。他们可能会说车辆是全新的,漆面完好无损,但实际上车辆已经重新喷过漆;又或者声称车辆保养得很好,实则车辆状况相当糟糕。这种行为容易让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。
车商的宣传信息,切勿轻信。应亲自细致检查核实。可邀请专业的二手车鉴定师一同鉴赏,他们经验丰富,能识别众多潜在问题。购车合同中应详细注明车辆状况,以便日后出现问题时有所依凭。
合同猫腻
有些二手车买卖合同中的规定不够明确,存在模糊和争议的地方。车贩子可能会钻这些合同的空子,对买家的权益造成损害。举例来说,合同中关于车辆质量问题退换的具体条款不够明确,一旦车辆出了问题,车贩子就可能推卸责任。
合同签署前,务必逐条审阅,对不明的部分要向经销商询问至明明白白。如有需要,不妨请教律师。务必保证合同内容详尽且清晰,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
购买二手车时,你是否遭遇过陷阱?欢迎讲述你的经历,同时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,帮助更多人避开这些风险。
Copyright © 2018-2025 汽车二手车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070211号-1 XML